之前,吃过宁化老鼠干,得知它是“闽西八大干”之一。
此次春节,在南平建阳的山区,无意间吃到一道奇异的菜,竹鼠肉。山民告诉我,村中自古而今,有食鼠的习惯,当然这鼠,并非家鼠,而是包括竹鼠在内的山野之鼠。据悉,在南平,食鼠的传统,并非仅限于我所去的建阳山区。这让我心生好奇:闽地究竟还有多少地方风行食鼠?
在人类社会的早期,一直都有食鼠的习惯。即使是今天,包括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在内的中国东南沿海,也时时风闻食鼠的轶事。在古代文献中,也有迹可寻,如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就有关于食鼠的记载:“竹䶉,食竹根之鼠也。出南方,居土穴中。大如兔,人多食之,味如鸭肉。”有一个更为流行的记载是唐代张鷟的《朝野佥载》:“岭南獠民好为蜜唧。即鼠胎未瞬、通身赤蠕者,饲之以蜜,钉之筵上,嗫嗫而行。以箸夹取啖之,唧唧作声,故曰蜜唧。”蜜唧又称“三吱儿”,有称闽北亦有此俗。待考。